“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在今年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總 體而言,目前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5月31日,生態環境部正式向社會公開發布《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生態環境部環 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表示,總體來看,2017年全國大氣和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土壤環境風險有所遏制,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
而 在此前一天,為期1個月的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正式啟動,“回頭看”重點盯住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保領域形式主義、 官僚主義問題。此外,生態環境部還出臺《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對一些地方環保工作進行“糾偏”,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 法。
“今后的環保政策,要克服以往的一卡就死,一放就亂的極端。”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宋豫秦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各地要結合自己地區的實際,本著建設美麗中國的大目標,科學客觀地制定適合本地區的公平合理的環保政策、防治計劃。
生態環境部正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固廢污染治理風暴。
近 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違 法犯罪行為,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高發態勢,在此之前,生態環境部還審議通過了《關于聚焦長江經濟帶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專項行動方案》, 開展了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大排查、“清廢行動2018”等一系列的專項行動。
業內甚至 認為,此次固廢污染整治將成為繼大氣、水治理之后環保工作的重點。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琪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于前兩年,從中 央到地方對固廢污染的重視打擊力度變大,但目前還只是停留在“運動式”“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階段,各級政府部門還需從體系建設、制度建設上來完善,避 免這些問題的出現。
人類擇水而居、因水設城。水污染防治更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飲用水安全,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5月3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比例不斷提升,Ⅰ~Ⅲ類水體比例達到67.9%。今年第一季度水環境形勢分析表明,全國部分地區水環境質量出現反彈,達標工作滯后,水污染防治工作短板突出。
此前,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表示,2018年,全國Ⅰ~Ⅲ類和劣Ⅴ類斷面比例目標分別為68.4%和7.3%。“今年1~3月監測數據顯示,距離這一年度目標仍有較大差距。”
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
另外,習近平強調,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
近期,《中國經營報》記者走訪獲悉,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鐵軍依然任重道遠。一些基層環保工作者表示,現在環保工作趨嚴趨緊,專業性、技術性也越來越強,但基層仍存在人員嚴重不足、監測設備落后等問題。
*除《中國經營報》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中國經營網立場。
如本網所刊載稿件、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版權人來電、來函與本網聯系。聯系電話:010-88890179。